不见硝烟的战争
一、美国霸权构建过程
美国确立其世界霸主地位的过程是逐步发展的。
自美国建国以来,尤其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和西部开发使其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已经稳坐世界头号交椅。
一、二战期间,美国远离战场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避免大规模的本土破坏,同时通过向交战国出售军火和物资,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军事和技术上的超级大国。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同时,美国参与创建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机构,这些都标志着美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开始。此外,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建立,美国加强了在欧洲的影响力,并开始构建全球安全架构。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进入其霸权的拓展期。这一时期,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达到顶峰,包括推动经济全球化、扩大自由贸易、进行军事干预(如海湾战争)以及在全球推广民主和人权理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面临经济衰退、国内社会分裂加剧、以及新兴经济体崛起带来的挑战。美国开始实施更为谨慎的安全战略,并在某些领域显示出相对衰弱的迹象,如债务问题、国内政治极化和国际领导力的质疑。

二、美国霸权的构成
作为霸主,美国向全球输出的霸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霸权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并随后通过石油美元机制强化,美元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建立美元霸权使美国能够享受铸币税特权,影响全球金融体系。
通过推动WTO(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贸易规则,维护其经济利益。
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不仅输出商品和服务,也推广美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文化。
美国凭借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先进的产业结构、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广泛的国际贸易网络,其高科技产业(如硅谷的科技公司)、文化产业(好莱坞电影)、农业出口等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贸易协议影响国际贸易规则。

2、军事霸权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全球分布的军事基地和联盟体系(如北约)确保了其在多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历史上多次军事干预和战争,如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显示了美国运用军事力量维护其全球利益的能力和意愿。
凭借全球50%以上的军费投入所创造的军事霸权,美国可以向它的合作者提供“安全”,向不合作者提供“不安全”:对古巴、朝鲜、伊朗持续几十年的制裁和封锁;鼓动并保护菲律宾在南海骚扰中国;明里暗里鼓动台独分子港独分子闹事;提供给以色列各种先进武器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等等。

3、科技与文化霸权
到2024年,美国已经放弃几乎所有的中端工业品生产,在美国建立的世界秩序下,世界各工业国被分成了三类:高端工业品生产国(美国)、普通工业品生产国(分为中端工业品生产国和初级工业品生产国),能源矿产农产品生产国。至于未完成工业化的其他国家,都是牛羊。
基于全球分工的经济格局,美国占据了高端工业品生产的主导地位,这只是科技霸权的一个体现。
科技霸权不仅仅指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绝对领先,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利用这种领先地位来塑造国际规则、控制关键技术、引导全球创新方向,并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美国长期在信息技术、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例如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控制着核心芯片技术和市场。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管制等政策工具,以加强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控制。
美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制定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确保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技术成果的垄断权。同时,美国企业经常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如5G通信标准的制定中,美国企业虽然面临激烈竞争,但仍保持重要影响力。

美国通过文化产品和传播媒介,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呈现为普遍真理,美国的文化霸权通过文化吸引力和共识构建,使人们自愿接受并维护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秩序。比如,
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输出,不仅传播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英雄主义叙事,而且经常将美国描绘成救世主形象,潜移默化中强化了美国的全球文化领导地位。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同时也传递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团队协作理念。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广泛使用部分归功于英国和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英语的普及不仅是语言便利的结果,也是西方文化、教育体系和商业运作模式推广的体现。
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非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国家逐渐流行,反映出西方文化的扩散和被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霸权的体现,通过节日的庆祝加深了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认同。
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连锁店,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店面,还将美国式的快餐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美国消费文化的全球传播。
美国科技巨头如Google、Meta、Twitter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不仅控制了信息的流动,还通过算法推送特定的文化内容和价值观,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文化霸权地位。

4、政治霸权
美国的政治霸权体现在其作为超级大国,在全球政治格局中所拥有的独特影响力和控制力。美国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庞大的经济规模、广泛的外交网络、以及对国际组织的主导作用,对国际事务施加重大影响。
实施军事干预与建立安全联盟,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以解放科威特,展现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和领导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推动北约向原华约国家扩展,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安全架构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也被视为对俄罗斯影响力的遏制。
在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实施经济与金融控制,以推动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规则和议程。如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最大股东,对贷款条件、经济改革方案等拥有重要发言权,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
2003年未经联合国授权入侵伊拉克,展示了美国愿意在必要时绕过国际法和多边机构,单独采取行动的决心。重返亚洲战略(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通过加强与亚洲盟友的关系,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以平衡和制约中国崛起,体现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与战略意图。
美国通过外交压力、经济援助和直接干预等方式推广其民主制度和人权观念。如在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地发生的“颜色革命”。

5、金融霸权
美国的金融霸权是指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多种机制和手段影响全球资本流动、金融规则制定、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主要包括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强大的金融机构网络。
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协议,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这确立了美元作为全球能源交易基准货币的地位,迫使各国持有大量美元储备,增强了美元的国际需求和稳定性。
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系统作为国际金融交易的主要信息传递平台,其总部位于比利时,但美国通过对SWIFT系统的影响力,可以限制特定国家或实体的国际交易,如对伊朗的金融制裁。
美国通过参与和主导国际组织如巴塞尔委员会,推动全球银行监管标准(如巴塞尔协议),影响其他国家的金融法规和风险管理标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如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量化宽松),不仅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也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展现了美国金融决策的全球溢出效应。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金融制裁,包括冻结资产、限制俄企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这些措施严重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和货币价值,展示了美元霸权作为经济战工具的强大威力。
通过上述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金融霸权在维护其全球利益、塑造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发挥作用的多种方式。

经济霸权,军事霸权,政治霸权,科技文化霸权和金融霸权,这些霸权输出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了美国全球影响力的基石。

三、中美争端的本质——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对美国的各种霸权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这些挑战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文化及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影响力扩张。下面分别阐述这些挑战:
1,经济霸权挑战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量贡献度超过美国,尤其在制造业和贸易领域占据重要份额,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挑战美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国际贸易提供新的选择,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对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形成竞争。

2,军事霸权挑战
中国迅速推进军事现代化,包括海军舰艇的快速建造、先进战机的研发、以及在太空和网络领域的军事能力提升,缩小了与美国的军事技术差距。例如,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等先进武器装备。
通过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防务合作,中国在亚洲地区构建了更加积极的安全存在,在南海、东海等地区的领土主权争议中,也表现出坚定的军事立场,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霸权构成挑战。

3,政治霸权挑战
中国倡导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通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挑战美国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例如,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重要的话语权。在俄乌战争、伊朗核问题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在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安全等全球议题上展现领导力,如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影响国际议程设置。

4,科技文化霸权挑战
中国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华为、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的崛起,对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构成挑战。
尽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中美的产品还存在代差——中国大模型普遍落后14个月左右,但是相比欧日0分的成绩,已经足够使美国感到威胁,从而在半导体和AI等高新科技上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
通过孔子学院、影视作品、数字平台等,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现代性,减少了美国文化在全球的相对垄断。美国4月23日通过法案要求强制出售TikTok(抖音外国版),就是封锁中国的文化输出。

5,金融霸权挑战
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设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鼓励双边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以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逐步削弱美元的垄断地位。例如,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开展了石油人民币结算业务,削弱了美元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新开发银行(即金砖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选择,减少对世界银行和IMF的依赖,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份额改革,提升自己的国际金融话语权。

这些挑战表明,中国正通过综合国力的提升,多维度地参与全球治理与竞争,推动国际格局向更加均衡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对美国的传统霸权地位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挑战。

四、低血糖与高血压
中国经济、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走向的问题根源在于过度借债。当前中国采取降息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化债: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高达约 100 万亿(包括 40 万亿显性债和 50 多万亿城投债),家庭部门债务为 77 万亿(其中房贷占 38 万亿),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约 150 万亿元(剔除城投债),这三项债务总和超过 300 万亿。其中,地方债、开发商债务以及居民房贷都处于过度借债状态。
(参见《债有主》)
央行全面降息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降息,债务压力越大的领域降息越明显。
比如新房贷款利率。24年一季度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5年期以上LPR再度下调至3.95%,直接推动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一步降至3.71%,创历史低位。这也促使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有记录以来首次低于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再比如政府债券利率。去年中央政府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投资水利基建,省级政府开始发行1.35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化债,利率在2.1-2.5%之间。今年省级政府预计再发1.5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中央政府开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每年一万亿元,当前利率只有2.65%。这些周期长、利率低的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导致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下降。

而美国采取加息政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经济目标和考虑:
1. 控制通货膨胀
当经济体中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物价普遍上涨(即通货膨胀)时,美联储通过加息可以减少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提高借贷成本,进而抑制过热的需求,冷却通胀压力。
2. 稳定物价
确保物价水平的稳定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之一。加息可以帮助调整供需关系,避免因货币过多流通导致的物价不稳定。
3. 抑制经济过热
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加息可以防止经济活动过度扩张,减少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的风险,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 促进充分就业
虽然短期内加息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和一定程度的经济放缓,但长期看,控制住通胀有助于保持经济稳定,为实现长期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5. 吸引国际资本和支撑美元
加息通常使得美元相对其他货币更加强劲,这不仅能够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支持美国金融市场,还有助于维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但是,美元加息已经加不动了,2024年初美国国债总额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达到历史高位,而且还在直线上升中,看不到下降的可能。随着债务总额的上升,美国政府面临的国债利息支付压力确实增大,必然成为政府财政的重大负担。还有大约8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需要卖新还旧。
2023年,美国银行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倒闭潮,美联储和其他监管机构向这些购买了美债的银行提供了一系列金融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流动性支持,实施定向放水(据说BTFP总金额超过4.4万亿)。

因此有人戏谑,这就是低血糖与高血压的碰撞。现在论坛里充斥着一种阴谋论的论调:
美国预定的战略,是希望这次加息周期能大规模引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公司都借了很多美元债,然后以借到的美元作为资本金再次向中国国内的银行和供货商大量贷款和拆借)和地方城投债(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关),然后继而引爆中国的银行系统,最终引起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然后,美元降息放水,开始收割中国。所以,美国一直苟着不降息。
诚然,美国的加息动作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广泛影响,包括对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动、汇率、债务成本等方面产生作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在过去确实借入了不少外债,其中包含美元债务,美国加息确实可能增加这些企业的偿债成本,从而对其财务健康构成压力。如果这些企业杠杆率过高,确实存在违约风险,进而可能对国内银行系统和整体经济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将这种效应解读为美国有意为之的“战略”,属于阴谋论范畴,缺乏实证支持。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美国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主要考虑的是国内经济的健康和国际金融稳定,而不是单一地针对某一个国家的某个行业。此外,全球经济动荡对美国自身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的渠道。
至于“美元降息放水,开始收割中国”的说法,同样过于简化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美元周期性的升降息是根据美国经济状况调整的,并非为了“收割”特定国家。全球投资者、企业和政府都会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策略,以保护自身利益,包括对冲汇率风险、调整债务结构等。

最后不论如何,中美之间竞争矛盾是刚性的,无法调和的,世界经济的三大系统性风险:中房、美股和欧债,我都希望先爆的不是我们自己,这样大家都好过一些。

五、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吐血
无论是否阴谋论,日元汇率昨日(4月27日)已经突破158。日本作为鱼肉,已经被装了盘。大概率,是要突破180的吧。
譬如,美国已经发起了收购三菱手上的日本KFC50%的股票,作为美国的殖民地,被美国吸一口是正常的。
我是喜忧参半,美国回了口血,尽管矛盾不可调和,能缓和些也是好的,毕竟时间在我们这边;回了口血,那战斗力就更强了啊!
吾侪当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