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猴

Posted by Wantsong on Monday, April 29, 2024

在北方公园的清晨,老爷爷们手持鞭绳,轻巧地抽打着陀螺,啪啪作响。陀螺在这一鞭又一鞭的激励下,飞速旋转,哪怕停止挥动鞭子,陀螺依靠惯性还能旋转很长时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轻轻拉长,让观者感受到片刻的静谧与永恒。

约45亿年前,初生的地球自转速度远超今日,那时的一天仅仅持续六小时。而随着时间推移及月亮的潮汐作用,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慢,自转周期延长到了现在的24小时。这种变化虽微小,却是时间的力量和自然律动的证明。

太阳也在自转,不同的是,因由气体构成,不同纬度的自转速度不同。太阳赤道的自转周期约为25天,而两极则为35天,太阳的不同纬度各自拥有其特有的“太阳日”。 尽管太阳的悠久历史难以直接探测,科学家借助理论模型、太阳黑子活动的记录,以及对其他恒星的观察,推断太阳自转也在缓慢减速,与地球的演变异曲同工。

地球在太阳周围年复一年的公转,而太阳自身,则以约220公里每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这一壮阔旅程需约2.5亿年完成一圈,自诞生以来,太阳已在这银河轨道上约行进了20圈。

陀螺在老爷爷手中鞭绳停下后,或几十秒或几分钟的持续旋转,在人类有限的寿命中显得短暂而易见。而星球、星系运行的这种天文时间尺度,与人类历史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从人类直立行走至今大约200万年,相较于地球和太阳的年龄,我们不过是宇宙历史中的一瞬。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就像那陀螺,即使推动它的力量已经消失,它还会继续旋转,直到最后一个微小的动力耗尽。你怎么知道这个“猴”是谁抽的,又是什么时候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