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语录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 walking the world

从社会危机到战争:风险传导机制、历史验证与阻断路径

本报告通过构建“社会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战争”五阶段传导模型,结合1929年大萧条、2011年阿拉伯之春与2020年新冠危机等案例,揭示社会动荡升级为武装冲突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约35%的社会危机会引发经济衰退,其中12%导致政权颠覆,20%的政权颠覆案例最终爆发战争。高风险社会特征包括多族群结构(如前南斯拉夫)、外部干预(如乌克兰)与军政府体制(如缅甸),而多维不平等、武器可及性与数字极端主义进一步放大冲突概率。研究提出三阶段阻断工具:社会危机阶段强化信息治理与经济安全网,经济危机阶段实施定向财政刺激与债务重组,政治危机阶段依靠多边调停与权力分享机制。本报告批判性指出,传统线性模型可能低估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算法平台)对危机路径的重构作用,呼吁建立全球韧性储备金与数字极端主义监测联盟以应对新型风险。

东北GDP

下午看新闻,大连的GDP刚刚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东北地区目前唯一一个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与此同时,西安已连续五年GDP超过万亿元,并且在2024年超过了1.3万亿。


AI时代,烤肉与心流

一家装修雅致的陕菜馆,包间内热闹非凡。三十年同学聚会,老同学们难得重聚,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推杯换盏间,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老友重逢的喜悦。“干杯!为了我们这三十年的情谊!”不知是谁提议,大家纷纷举杯,又是一阵欢声笑语。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同学们也从最初的寒暄客套,逐渐打开话匣子,聊起了各自的近况。有人成了行业翘楚,西装革履,意气风发;有人依然朴实低调,衣着随意,笑容憨厚;还有人略微发福,顶着“地中海”,却也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三十年的时光,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印记,但那份同窗情谊,却依然醇厚如酒,历久弥新。


消费与主义

消费主义是以符号意义为核心、一般超出合理需求边界、并受资本逻辑操控,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因为经济原因,国家鼓励并刺激消费,所以从国家的角度讲并不抵制消费主义,甚至是默许或鼓励。


传销

传销组织通过精神控制手段,如信息控制、情感操控、高压灌输、制造恐惧、剥夺独立思考等,诱导成员加入并难以脱离。他们常利用“成功学”和歪曲的“营养学”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制造恐慌,误导消费者。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避免陷入传销陷阱,保持理性判断。

悲观中的乐观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

读完J.D.万斯于2016年撰写的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正值特朗普二次胜选,这让人不禁深思为何美国“铁锈区”工人阶级的困境与不满会促成如此重大的政治变革。这本书深入描绘了美国Rust Belt(铁锈地带)工人阶级的生活与挣扎,展现了工业衰退对普通人的深远影响。细细品读之后,我不禁联想到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中国未来的工业调整可能会面临的相似挑战。


关系的力量 4

TO B软件企业都是关系型销售

中国TO B软件市场长期依赖“关系型销售”,白酒文化和定制化外包模式削弱了标准化产品需求,导致与美国在软件开支、产出及市场成熟度上差距显著。美国通过流程标准化、SaaS模式等转型,而中国需突破文化惯性,预计需约30年完成向标准化的过渡,依赖新一代商业文化变革。

关系的力量 3

天下乌鸦一般黑

海外华人初到欧美常感规则明晰、社会公平,但实则隐性关系网(如警察工会卡、名校捐款入学)以商业化形式存在。华人多选择技术岗位规避社交壁垒,却难突破权力核心。文化差异导致人情互动困境,需策略性社交、资源整合及桥梁人物助力融入。全球化背景下,华人需平衡文化认同与资源博弈,应对民粹挑战,延续家国纽带。

创新与执行:企业战略背后的差异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组织战略的文章,其核心观点是,像华为和美团这样的公司,它们所进入的是相对成熟的市场,在这里,竞争的核心在于执行效率,因此与竞争对手的较量十分激烈。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则涉足了更多不确定性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能力成为了关键竞争力,与同行的竞争也就没有那么直接。


AI的分析报告

差不多有两年没碰过代码了,最近实在抽不出其他人手,看来,AI生成分析报告这部分只能自己来了。

从中秋假期结束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封闭开发了14天。借助Copilot,我开始使用从未接触过的Python语言来做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