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山者到旅人

如何拥抱没有终点的生命旅程

Posted by Wantsong on Tuesday, July 15, 2025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的人生,仿佛一场无休止的登山。

我们站在山脚,遥望着被云雾、被期许、被社会标准镀上金光的某座山峰——可能是清北的录取信,是CBD一间能俯瞰城市的办公室,或是一份被普遍认可的成功标签。于是,我们开始攀登。我们将过程中的疲惫、汗水与孤独都视为必要的成本,将沿途的风景简化为无关紧要的背景板。我们唯一的慰藉,来自于对登顶那一刻一览众山小的想象。

我曾是一个虔诚的登山者。我为自己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计算着到达每一个营地的最短距离。我坚信,人生的意义就篆刻在那块位于山巅的石碑上,只要到达那里,一切的挣扎都会被赋予价值,一切的迷茫都将烟消云散。

然而,现实却常常回以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有时,我们历尽艰辛终于登顶,却发现山顶的风光不过尔尔,短暂的喜悦过后,是更巨大的空虚——“然后呢?”;有时,我们被困在半山腰,进退维谷,开始怀疑起这座山峰的价值,甚至怀疑起自己作为登山者的能力。

我们开始在深夜里追问:这种登山者模式,真的是通往幸福的唯一路径吗?当山顶之后还有更高的山,甚至山顶之上空无一物时,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不仅仅是关于目标选择的困惑,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存在之问。


登山者的悲剧,不在于攀登的艰辛,而在于他将生命的全部重量,都系于山顶那个单一、脆弱的支点上。这种终点思维,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痛苦的种子。

当我们将山顶奉为圭臬,我们便不自觉地给了它审判我们全部价值的权力。在抵达终点之前,我们的人生似乎总是不完整的、有待证明的。每一次偏离预设路线的尝试都是错误,每一次暂时的休憩都伴随着落后的焦虑。我们活着,却仿佛一直在为未来的某个时刻准备着,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对当下的忍耐和对未来的期盼中流逝。

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性逃避。“存在先于本质”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击碎了所有关于天命的幻想。它意味着,我们并非带着一本预设好的人生说明书来到这个世界;恰恰相反,我们是被赤裸裸地抛入这个世界,然后通过我们一生的自由选择和行动,去书写、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本质。

这份创造的自由,是人类最伟大的禀赋,也是最沉重的负担。因为自由,意味着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现成的路径,一切都得由我们自己负责。登山者的困境,正是在于他对这份自由的恐惧。为了逃避创造意义的重负,我们宁愿相信,远方有一座山在等着我们,它的存在本身,就为我们的生命提供了方向和意义。我们渴望成为一个登山者,因为这个身份给了我们一个现成的、无需质疑的剧本。

然而,剧本终有落幕之时。这便是“然后呢?”的深渊。当登山者终于征服了一座山峰,那个支撑他一路前行的外部幻影消失了。他站在山顶,本应享受胜利的荣光,内心却只感到一阵寒风掠过。他环顾四周,或许能看到更远、更高的山峰,于是新的攀登欲望又被点燃,一场新的轮回再次开始。或许,他发现四周空无一物,宏大的目标感瞬间瓦解,巨大的虚无感会将他吞噬。

登山者模式,就是一个用希望来延迟绝望的游戏。它承诺了一个最终的意义,却恰恰剥夺了我们在过程中感受意义的能力。它让我们为了一个虚幻的终点,耗尽了真实的生命。


如果说登山者的世界是一条通往山顶的、越来越窄的线,那么旅人的世界,则是一片广袤无垠、充满无限可能的旷野。从登山者到旅人的转变,不是一次简单的路线调整,而是一场深刻的内心革命,一场彻底的觉醒。

旅人,首先是一个敢于直面真相的勇者。他不再自欺欺人地相信远方有一座被钦定的圣山。他环顾四周,看到了“世界的荒谬”——这个世界本身沉默不语,它不为我们提供任何现成的意义或目的。然而,旅人并未因此陷入绝望。恰恰相反,正是在这片意义的真空地带,他发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这便是旅人所拥抱的第一个核心信念:自由与选择。

“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Man is condemned to be free)。”这个判定带有一种宿命般的沉重,因为我们无法逃避选择的责任。登山者试图通过锁定一个目标来逃避这份责任,而旅人则勇敢地接过了它。他知道,脚下的每一步都是一次选择,而正是这无数次的选择,共同编织出了他生命的独有挂毯。

旅途的意义,不在于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正确之路。意义在于行走本身——在于我选择向左走,去探寻那片幽深的森林;在于我选择停下来,与路边的陌生人交换一个微笑;在于我选择绕远路,只为看一眼传说中的落日。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对自我本质的创造和确认。生命不再是去往何方的焦虑,而是我如何行走的艺术。

旅人拥抱的第二个核心信念,源于对荒谬的反抗。

如果说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一场没有终极答案的旅程,那我们该如何自处?西西弗斯的神话给出了加缪的答案: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永无止境地将一块巨石推向山顶,而巨石每一次到达山顶后又会滚回山脚。这是一个看似毫无意义、极其荒谬的循环。

登山者看到的是西西弗斯的徒劳和痛苦。但旅人,或者说加缪,却从西西弗斯身上看到了一种悲剧性的伟大。西西弗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命运,他知道巨石终将滚落,但他没有放弃。每一次,当他走下山坡,准备再一次将巨石推向山顶时,他的内心是清醒而自主的。“他反抗的、有意识的努力,赋予了他生命的意义。”加缪写道,“我们必须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

这份快乐,并非源于虚妄的希望(比如幻想巨石某天会停在山顶),而是源于奋斗本身。旅人就像西西弗斯,他接受了生命中那些必然滚落的巨石——可能是努力后依然失败的项目,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关系,可能是我们终将逝去的生命本身。但他选择以热情和行动来对抗这份虚无。每一次推石上山的喘息和汗水,每一次对命运的蔑视和反抗,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这场与荒谬的博弈中,旅人体验到了生命最深刻的强度和尊严。

因此,从登山者到旅人的觉醒,是一次深刻的视角转换。我们不再抬头仰望那个遥不可及的结果,而是低头审视我们脚下的每一步路。我们不再向外部世界乞求一个意义,而是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在这片荒谬的旷野上,一砖一瓦地,亲手建造属于自己的意义殿堂。


从登山者的执念转向旅人的洒脱,并非一蹴而就的顿悟,它需要刻意的练习和持续的自我引导。这就像开启一场新的旅行,我们需要准备好全新的工具:一张更广阔的地图,一枚指向内心的指南针,以及一个装满当下宝藏的行囊。

1. 你的指南针:从“法官思维”切换为“科学家思维”

登山者的指南针永远指向北方——那个唯一的、正确的山顶。而旅人的指南针,则指向好奇与学习。它要求我们放下对经历的好坏对错的评判,转而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对所有数据保持开放和探究的态度。

  • 旧的“法官”模式: “我今天搞砸了这件事,我真失败。” / “这次经历毫无用处,浪费了我的时间。”
  • 新的“科学家”模式: “这次尝试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这个数据点告诉了我什么?我原先的假设哪里需要修正?基于这个新发现,我的下一个‘实验’可以是什么?”

实践方法: 在每天结束时,进行一次“科学家复盘”。不要问“我今天成功了吗?”,而是问“我今天观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将每一次挫折都看作一次宝贵的实验数据,它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让你离真相更近一步。这种思维模式,能将你从自我否定的情绪泥潭中解放出来,让你始终保持探索的动力和心理弹性。

2. 你的地图:绘制多元的“人生仪表盘”

登山者的地图是一条单薄的、通往山顶的红线。而旅人的地图,则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人生仪表盘,它展示了生命的丰富性与平衡。

这张仪表盘上,除了“事业/成就”这一项,还应该有同样重要的刻度:

  • 健康仪表:身体的能量、精神的宁静。
  • 情感仪表:与家人、朋友、伴侣的深度连接。
  • 心智仪表:知识的增长、技能的习得。
  • 体验仪表:旅行、艺术、美食等丰富感官的经历。
  • 贡献仪表:对他人或社区的微小善意与帮助。

实践方法:定期(比如每周)检视你的人生仪表盘。你会发现,即使在“成就”指针暂时停滞的时期,你的其他仪表可能正在全速前进。你可能正在享受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或者正在学习一门新乐器。这能给你一个更完整、更慈悲的自我认知,让你明白,生命的价值是多维度的。你没有停滞,你只是在探索版图上不同的区域而已。

3. 你的行囊:装满“过程性胜利”的游戏

登山者的行囊里装的是沉重的装备和对未来的期许。而旅人的行囊,则轻快得多,里面装满了可以随时开局、即时获胜的“小游戏”。这是对抗宏大目标的虚无感,将意义注入当下的最有效武器。

  • 不要设定“攀登珠峰”的目标,这会让你在准备阶段就已疲惫不堪。
  • 而是设定“享受今天徒步的一小时”的游戏。规则很简单:专注呼吸,感受脚下的土地,观察一朵野花的形态。完成这一小时,你就赢了今天的游戏,获得了一份可控的、即时的满足感。

实践方法:把你遥远的人生愿景,分解成无数个以“过程”为核心的每日任务或每周挑战。比如,“写一本小说”可以分解为“今天写500字,无论好坏”;“成为一个更健康的人”可以分解为“今天做2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每完成一项,就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反馈。这种“过程性胜利”会持续为你补充心理能量,让你在漫长的旅途中,始终保持轻快的步伐和愉悦的心情。


成为旅人,并非意味着放弃追求、变得懒散或漫无目的。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刻、更智慧的追求。它让我们将追求的焦点,从那个遥远、单一、甚至可能不存在的终极答案,分散到每一个生动、鲜活、触手可及的当下。这是一种更强大、更可持续的生命状态。

登山者的人生是线性的,他的一生被简化为从A点到B点的高度;而旅人的人生是球形的,它拥有无穷的广度和深度,每一个切面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

或许,生命真正的意义,就藏在这场从登山者到旅人的转变之中。它邀请我们告别对山巅的执念,不再用未来的某个可能性来绑架现在的自己。它鼓励我们卸下沉重的行囊,以孩童般的好奇和探险家的勇气,去拥抱这场没有既定终点,但步步皆是风景的壮丽旅程。

愿我们都能停止追问,开始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自由地行走,尽情地体验,勇敢地创造。毕竟,旅途本身,就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