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语录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 walking the world

消费与主义

消费主义是以符号意义为核心、一般超出合理需求边界、并受资本逻辑操控,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因为经济原因,国家鼓励并刺激消费,所以从国家的角度讲并不抵制消费主义,甚至是默许或鼓励。


致并肩破局的战友们:这是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亲爱的战友们:

当ChatGPT的余温尚未散去,我们已站在中国大模型元年的晨光中。这个春天,DeepSeek激起的市场热浪不是偶然,而是时代给予躬身入局者的奖赏——属于我们的战场,终于铺展开来。


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敢于抬棺上阵。

预见未来:2025年科技领域七大断言

科技的浪潮滚滚向前,每一次进步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展望近在眼前的2025年,哪些科技趋势将引领未来?又将如何重塑你我的生活与工作? 基于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观察,我提出以下七个前沿趋势的断言,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前洞察未来科技的脉络。


灰度清醒:智能革命时代认知的新范式

论智能革命时代的精神辩证法

本文通过对华为争议的深度剖析,揭示了智能革命时代人类的认知困境。文章认为,现代人仍在使用过时的二元对立认知框架来应对复杂的技术问题。文章提出“灰度认知”和“认知复调”等概念,强调在实践中重构认知框架的重要性。文章还探讨了中庸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认知的新方向。

语文力:职场突围与人机协作的关键

本文探讨了“语文力”在职场突围和人机协作中的关键作用。文章指出,语文不仅是学科,更是思维工具、文化载体和沟通桥梁,是各行各业的“刚需”。文章从语文是思维基石出发,阐述了语文学习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用,并结合心理学研究和跨文化交流进行了论证。随后,文章深入分析了语文在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等领域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技术写作的价值。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作日益频繁,“提示词工程”的核心就是高级的语文运用能力。文章呼吁本科教育不应忽视语文教育,应开设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文章再次强调了语文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拥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

智能革命

文章回顾了农业、工业、信息革命的历史影响,重点探讨了21世纪的智能革命。智能革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推动生产力飞跃,重塑生产关系,并触及人类认知与伦理。其机遇包括提升效率、解决全球问题,挑战涉及失业、隐私及伦理规范,标志着人类从体力扩展转向智能扩展的新阶段。

传销

传销组织通过精神控制手段,如信息控制、情感操控、高压灌输、制造恐惧、剥夺独立思考等,诱导成员加入并难以脱离。他们常利用“成功学”和歪曲的“营养学”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制造恐慌,误导消费者。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避免陷入传销陷阱,保持理性判断。

谁在帮你做决定

本文探讨了人类决策过程中受多种隐形力量影响的复杂性,揭示了基因、文化模因、肠道微生物及意识在决策中的交互作用:基因通过调控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影响个体的风险偏好、情绪调节与社交倾向,为决策提供生物学框架;文化模因通过社会规范、价值观传播(如职业观念、消费选择)塑造决策标准,成为“外部指南针”;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脑轴调控情绪、食欲及社交行为,以生物化学信号间接干预选择;意识在神经科学视角下可能仅为决策的“旁观者”,但现象学强调其赋予选择意义的核心作用。结论指出,决策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自由意志并非绝对,但理解这些力量可提升决策自觉性。

悲观中的乐观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

读完J.D.万斯于2016年撰写的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正值特朗普二次胜选,这让人不禁深思为何美国“铁锈区”工人阶级的困境与不满会促成如此重大的政治变革。这本书深入描绘了美国Rust Belt(铁锈地带)工人阶级的生活与挣扎,展现了工业衰退对普通人的深远影响。细细品读之后,我不禁联想到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中国未来的工业调整可能会面临的相似挑战。